近日,安次区法院龙河法庭通过发挥判决的示范指引作用,促成了46件物业服务纠纷案件调解解决,收到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案涉物业公司专程到龙河法庭将一面锦旗送到庭长杜杨手中,对其公正判决、耐心调解表示感谢。
据悉,某小区部分业主以房产证迟迟未办、物业服务不到位等为由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催缴无果后,到安次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业主缴纳物业费及滞纳金,陆续形成一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杜杨承办该系列案后,考虑到案件事实较清楚,标的金额不大,再加上物业服务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且案件数量较多,如果能够调解解决既能促进相互理解、和谐关系,又有助于后期物业服务顺利开展。于是利用周末业主在家时间,通过现场勘查、释法明理、就地调解方式化解了8件案件。但是其他涉案业主坚持不调解,请求法院尽快判决。
对此情况,杜杨进一步对案件进行了梳理,对业主不缴物业费的原因进行归纳分类,同时结合前期调解了解的情况,认为有些业主对调解持反对或观望态度主要原因是对法律规定了解不到位,对法院调解工作权威性认识不高。为了更好促进调解工作,稳定当事人预期,彰显司法权威,杜杨采取“审理个案、以审促调”的工作思路,选取一件有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庭审期间邀请其他涉案业主旁听庭审,并快速出具判决书。通过判决阐明双方权利义务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引导双方对照自身案件,合法合理主张自身权利、履行应尽义务。该案判决起到了良好指引作用,其他业主认识到接受物业服务应当缴纳物业费,对于未办房产证等非物业公司义务范围的事项应当另行主张。于是,相关业主主动缴纳了物业费,物业公司也对部分业主物业费作出了让步,并承诺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案件全部实现调解结案。
该系列案的妥善化解,充分发挥了判决的示范指引作用,促成了类案的调解解决,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同时推动了“廊坊经验”重塑工程的创新实践,对维护司法权威、和谐社会关系、实现案结事了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