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您了,没想到我的案子,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么快就能解决,为您点赞,为安次法院点赞!”刘某在电话中感激地说。4月4日,民庭书记员官学倩电话调解了一件劳务合同纠纷案件,既减轻了当事人的讼累,又减轻了法官负担,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因工作需要,3月30日,官学倩开始吃住在单位,做好开庭前准备、整理装订卷宗、各类文书的记录、复印、校对等工作,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期间,官学倩翻阅卷宗时发现了1件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为了减轻法官们的负担,她决定自己开展调解工作。
原告刘某承包被告某科技发展中心楼房的钢结构工程,当工程结束后,被告仍拖欠原告人工费38万余元,刘某多次催要无果,起诉至安次法院。这是一件劳务合同纠纷案,官学倩通过电话联系到刘某,详细了解了前因后果,并安抚其情绪,“这事儿,您占理儿,放心吧,我们绝对会维护您的合法权益。”先后多次电话联系被告,对其耐心释法说理,告知其拖欠人工费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和要面对的诉讼成本。被告对拖欠工资的事实及数额均无异议,并表示现在手头资金困难,希望刘某也多体谅下自己,可以分期给付刘某欠款。调解中,在充分考虑双方诉求和困难的基础上,官学倩结合法理、情理、事理开展调解,及时了解双方想法,不断完善调解方案。最终,经过5天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初步一致意见,确定了给付期限和给付方式,至此案结事了。
由于疫情形势严峻,好多同事被迫居家办公,官学倩担任起了整个民庭的书记员,哪个法官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3月30日—31日,同主审法官柴清暄网上开庭1件、网上调解1件。4月2日,同民庭法官杨晓阁网上调解1件。法官们对她赞不绝口,称她是法官的好助手,团队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