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亮起“红灯”的原因有很多,如何挽救婚姻,关键要看法官如何“对症下药”。近日,葛渔城法庭彭德涛法官成功调解一起离婚纠纷案,使得夫妻双方重归于好。
这起离婚纠纷案中的原告黄某与被告李某系经人介绍相识,相识半年后登记结婚,婚后育一子。生活过程中双方因性格差异较大,经常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被告有时还对原告实施家暴。2018年2月,原告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经过法院调解,原告自愿撤诉。同年10月,原告再次提起离婚诉讼,因被告始终不同意离婚,法院认为二人感情尚未破裂,判决不准离婚。自2018年10月起,原告一直住在父母家中。2019年,原告又一次来到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判决二人离婚。
法官了解了当事人上述情况之后,并未急于开庭审理,而是耐心地做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了解到原来影响当事人夫妻感情的焦点在于被告的性格问题,丈夫经常为一些家务琐事与妻子发生争吵,有时甚至对妻子动手,导致妻子对共同生活失去信心。法官耐心的对他们进行调解,夫妻之间贵在理解和信任,有什么事情要协商解决。现在女方多次提出离婚,男方应该好好找出自身的不足,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睦。
在法官几次三番的耐心教导后,被告由开始的拒收传票和法律文书,到配合法官调解、开庭,并表示愿意积极改正自身不足,主动履行家庭义务,尽到作为丈夫的责任,以实际行动挽回妻子对自己的感情。看到法官苦口婆心的教导和被告的表态,原告也体会到了法官的用心良苦和被告的诚意,最终愿意再给被告一次机会。就这样,这起离婚案件圆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