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上半年,安次区法院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有力监督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决策部署付诸实践、见之行动,坚决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区美丽安次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一、坚持依法履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
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案件3725件,其中新收2919件,同比多收207件,增长7.63%;审结2558件,结案率68.67%。诉前化解率76.92%;简易程序适用率84.84%;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2%;归档率100%。
刑事审判工作。受理案件174件,审结151件,结案率86.78%,在全市排名第三。依法严惩抢劫、盗窃、伤害等暴力、侵财犯罪,判处人犯77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7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270人,其中宣告缓刑83人、免处1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院长担任审判长、主管院长担任主审法官,成功审结刘鹤等5人抢劫、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涉恶犯罪案件,社会反响良好;注重协同打击,形成合力,与检察、公安机关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召开联席会议、重点案件会商6次。积极适用速裁程序,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升审判质效,适用速裁程序审结案件17件。积极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三项规程”改革,不断细化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刑事审判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先后4次到辖区学校法治宣讲,受教育师生2000余名,社会效果良好。
民商审判工作。共受理案件2102件,审结1341件,结案率63.8%。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不断探索家事纠纷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解决方式,尝试要素式审判,规范当事人诉讼行为,坚持诉前、诉中“调解优先”,试行“冷静期”和“禁止令”,把家事审判的重点放在家庭亲情关系的修复上。慎重处理劳动争议、房地产、物业服务、民间借贷等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开展了“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大调研活动,各班子成员带队,以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送法进企业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司法需求,共对辖区84家企业进行了走访,并结合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司法需求,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提出5条司法建议,并制定了“送法入企”等系列法治宣传方案,有效助力民企健康发展。
行政审判工作。全面提高行政审判工作效能,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理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4件,非诉案件155件。全力配合政府清除“两违”和“大棚房”清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积极探索建立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向同级监察委移送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力度,推进依法行政建设进程。
执行工作。受理执行案件1270件,执结898件,结案率70.71%,同比提升19.07个百分点,在全市排名第一。坚持保护与打击并重,网上查控与线下操作并举,加大工作力度,用足用好法律政策,力促改革措施落实见效。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个人信息404条、企业信息93条,同时启动“限高令”,联动公安机关反规避执行,对拒执人员进行网上查控。以打击“拒执罪”为抓手,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案件线索实行“双移送”,司法拘留4人,向公安机关移送3件,审判拒执犯罪案件1件,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长效机制建设初显成效。
二、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司法公信力
不断强化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实推进改革工作,确保各项司法改革措施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严格落实院、庭长随机分案,科学制定入额法官办案指标,完善审判全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明确院、庭长宏观审判管理与具体个案监督职责,狠抓工作落实。院庭长结案占比93.32%,案件质效稳步提升。
扎实推进审判方式改革。积极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细化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等关键环节,提高审判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稳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经过严格筛选,从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中择优确定了7名家事调查员,并举行了正式的聘任仪式,不断推动家事审判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牢固树立“立案前多元化、立案后分调裁”理念,以繁简分流、实体化解为重心,积极推动立案、调解、速裁深度融合,有效破解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努力做到能调解的就不诉讼,能简办的不走繁琐程序。上半年,纳入诉前调解程序案件225件,成功调解120件。
扎实开展“无诉讼乡(镇)村(街)”创建活动。积极传承和发展“枫桥经验”,全面加强对创建“无诉讼乡(镇)、村(街)”活动的组织领导,将之作为“一把手”工程,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与配合,形成创建的社会合力。3月份,组织召开“一乡一庭”和“无讼乡村”创建工作研讨会,进一步落实省院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工作扎实推进。5月份,廊坊中院副院长崔学光一行实地视察有关“一乡一庭”建设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安次法院“无诉讼乡村”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具体创建工作举措实、效果佳。6月份,安次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解军舰一行对码头、东沽港等4个人民法庭进行检查指导,有效推动司法所与法庭工作的深度融合。上半年,各法庭诉前调解各类纠纷19件,吸纳基层组织参与诉讼调解12件;组织人民陪审员培训82人次,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93次,指导民调18次,参与社会综合治理15次,收到锦旗3面,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东沽港法庭被确定为全市法院“一乡一庭”建设经验交流会唯一的法庭代表发言单位。
内设机构改革工作,已经按照上级要求编制机构方案上报省院,将原有的9个审判庭建制撤减合并为三个,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综合审判庭,真正实现了审判工作的扁平化管理,并按照工作需要做好了实际动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以信息化应用服务审判
按照河北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统筹科学谋划,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应用。在完善数字法庭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完善了诉讼服务中心、信访接待大厅、执行指挥中心、标准化机房等,为应用和服务提供了环境设施支撑。进一步强化信息化应用,提高审判质效,截至目前,员额法官智审系统使用覆盖率和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率均达100%,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不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一是开通网上公告、送达服务系统。开通网络公告送达功能,与传统公告送达方式相比较,网络公告具有提升送达时效、降低诉讼成本、充实公告内容等优势。自网络公告送达功能开通以来,我院在河北法院司法公开网络公告送达平台上发布电子公告242次,为当事人节省公告费近8万元。今年2月份,我院作为“易送达”平台的试点单位,率先开通了整合“电话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直接送达、委托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7种送达功能的“易送达”平台,截至目前,使用“易送达”平台成功完成送达1887条。经初步测算,单就邮寄送达这一项功能,就为助理、书记员减少工作量达到30%以上,也相应节省了送达费用。二是开通网上诉讼服务系统。利用河北高院打造的网上诉讼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了网上立案、网上交费、网上开庭、网上证据交换、网上送达等全方位、一站式诉讼服务;同时还利用微信打造“微法院”,用户在家点点手机就能交费、签收文书等,让司法服务时刻伴随在身边。上半年,共成功受理网上立案申请746件,网上缴费225次,发送并成功签收的电子送达570条,并成功尝试网上证据交换。三是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实现案件流程信息公开率、执行信息公开率、开庭公告公开率三个100%,庭审直播409件,裁判文书公开2418件。
切实加大司法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司法宣传,围绕审执主业,采取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宣传,展示审执工作成果。编印《安次法苑》,印发600份,分别向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关单位、乡镇、基层单位及学校发放,增进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了解与支持,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现监督与审判有机结合。上半年,先后5次组织送法“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受教育人数2000余人;在各级媒体刊发稿件362篇,其中国家级网络媒体刊登117篇,省级网络媒体刊登22篇,市级网络媒体刊登183篇,报刊刊登40篇,司法宣传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系统领先。
加大舆情监测管控力度。充分认清网络新时代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强化坚守网络宣传阵地的忧患意识,制定《网络舆情应对和依法处置工作预案》,指定专人负责舆情监测工作,确保舆情能够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努力提高宣传队伍综合素质和新闻宣传作品质量,规范网络平台管理,推动网络阵地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四、强化“两个主体责任”,抓班子带队伍,以党建促队建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党章》《宪法》《准则》作为政治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组(扩大)会议、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学习学深悟透,付诸实践,确保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上半年,组织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6次,各层次党组织学习活动5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100余篇。组织全体党员下载学习软件“学习强国”,定期对个人学习情况进行督导通报。为增加学习效果,还通过组织学习体会交流、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活化政治理论学习,扩大效果。
(二)坚持政治引领,思想疏导,始终保持法院队伍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自觉履职,强化担当,切实把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落实在行动上,把抓实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引导广大干警始终高扬理想信念旗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守对党忠诚的政治立场,争做“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好党员、好法官。上半年,按照“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等内容的专题活动,确保学习全覆盖、效果实。规范干警行为,讲文明、树形象。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懂礼貌、重礼仪、知礼数、学文化、讲文明、树形象”教育整治活动,印发1000份《倡议书》,集中向来院诉讼的当事人发放,征求干警在执法、言谈举止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通过当事人的监督,进一步提升干警综合素质,树立人民法院、人民法官良好形象,推进法院全面建设不断发展。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法官参加井冈山精神学习班,参观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纪念馆,结合纪念建党98周年活动,组织党员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教育干警“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三)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主体责任”。认真学习贯彻《条例》《准则》,始终坚持从严治院,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对违法违纪问题零容忍。领导带头,处处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上半年,监察部门受理违纪线索18件,办结17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加强日常监管,对违反工作纪律人员谈话9人次,发出检查通报3份,有效增强了干警的纪律意识,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上半年,我院紧紧依靠区委的坚强领导,积极争取人大监督,在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使法院工作开展有了坚强的政治基础和组织保障,为法院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也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案件质量不高,办案拖延、裁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影响了整体工作水平提升;二是少数干警群众观念不强,主动服务意识差,审判作风、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三是司法责任制及院、庭长的监管责任没有完全落实,个别法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还需认真解决;四是审判场所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判效率的提升。以上问题,我们将加强应对,深化改革,攻坚克难,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我们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二是突出审判执行主业,认真落实好内设机构改革任务,实行审判工作扁平化管理,确保公正司法、优质服务;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强化审判管理,探索审判方式改革,努力实现审判质效再提升;
三是进一步创新执行工作机制,着力完善“解决执行难”工作长效机制,扎实推进“解决执行难”工作实现实质性突破;
四是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审判效果,切实扫除黑恶势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五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畅通解决纠纷渠道,加快家事审判改革步伐,力争有新突破;扎实推进“无诉讼乡村”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各类调解机制功能,实现资源共享、工作同做、成果共有,推动多元化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化、长效化,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