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司法改革工作任务落实,加强审判团队建设,6月9日下午,安次区法院召开了中层扩大会议,对当前和下步司法改革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由党组书记、院长张继斌主持,院党组成员、入额法官及其审判团队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党组书记、院长张继斌总结今年以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各审判人员案件审结情况予以通报,并着重对新模式下的审判团队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一、正确处理审判团队内部成员间的关系
审判团队是一个工作组合,一个工作集体,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个战队。团队成员必须做到目标一致、同心协力。在这个团队当中,入额法官是核心,法官助理是桥梁,书记员是基础,想要出色完成团队任务,必须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
一是尊重与尊敬的关系。入额法官与法官助理及书记员之间要互相尊重,学会看人之长、容人之短,法官作为审判团队的核心要学会听取司法辅助人员的意见,有效地采纳合理化建议,增强司法辅助人员的存在感和成就感,不断提高工作信心与责任心。
二是服从与服务关系。一个团队必须统一号令,对外只有一个声音,法官助理和书记员要服从法官的领导,做好法官的参谋助手,对于法官在工作中的疏漏与不足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使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信任和沟通的关系。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成功的前提。团队成员间要互相信任,团结一致,敞开心扉,经常沟通,特别是针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理的重大案件存在敏感问题时更要有效沟通,团队合作的最大阻碍就是畏惧冲突,有些法官会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团队中的冲突,缩短会议和讨论时间,果断的做出决定,往往这种工作方法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要知道“良性的冲突”远比互相猜疑、心存不满更利于工作开展。
二、准确把握落实司法责任制与强化审判监管责任的关系
一是员额法官独立办案与院庭长行使监督权的关系。司法责任制是一柄双刃剑,既要求员额法官独立办案,“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同时也要求院庭长认真履行监管职责,通过日常网上巡查、接待当事人、处理群众来信等途径发现问题线索,及时纠偏,对一些敏感案件、在本地影响较大的案件或系列案件要进行随时随地的调度,听取情况汇报、把握审理方向、确保同案同判。员额法官要主动接受监督,认真听取院庭长的指导意见,有意见分歧的,可以通过提交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等方式解决,绝不允许以独立办案为由,对院庭长监督行为置若罔闻,消极对抗。
二是处理好未入额法官转任法官助理前后工作衔接的关系。未入额法官和助理审判员、执行员在转任法官助理前大多都在办理案件,因工作机制的转变,导致其角色、工作职能随之转变。更换岗位的同志既要尽快将换岗前受理的未办结的案件办结,又要承担法官助理的工作任务,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接收法官助理的院庭长要有全局观念,给予新任助理合理的时间去完成原有的工作任务。我们要正确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困难,不要被困难吓倒,裹足不前,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调岗的同志要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锤炼锻造,越过沟坎,狭路突围。
三、明确员额法官对法官助理、书记员的管理使用及日常培训考核的关系。
法官对团队中的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既要用好,也要管好,负起管理、培训和考核的责任,对于辅助人员的工作、学习及业务素质等方面的情况要定期点评,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批评,并帮助解决,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政治处已着手制定对聘用人员的总体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辅助人员职责,要求书记员既要会记录、卷宗扫描、装订、归档,又要能送达、会制作文书,做到一专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