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仇庄法庭针对案件数量增加、未结案件增多的形势,从提高办案效率入手,不断加强审判管理,有效解决案件积压问题。
一、对审判环节重要节点进行全程管控。仇庄法庭承接着南部三镇两乡的立案工作,就要求法庭在工作中强化审限管理。庭长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审判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管控,随时提醒、催办、调度,把案件重要节点的工作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头上;每周一次,对每名法官、助理、书记员完成办案任务情况进行考核,为每名工作人员设立奖励、惩戒两本台账,实行“每周一对账,每季一算账”的办法,有效解决环节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利用录音电话、邮寄送达、送达办等手段快速联系当事人,做到90%左右案件到庭后5天内送达,90%左右案件开庭后10日内做出判决。
重点强化公告送达环节管控,解决此环节耗时过长问题,制定公告送达流程,案子到庭后五日内利用电话、邮寄、送达办等手段无法送达的,五日内前往被送达人住处村街两委调查,做好询问笔录,后通知对方当事人迅速进入公告送达程序,减少对案件审限的影响。加强审限环节的管控,案件责任到人,审限责任到人,养成责任人每天到庭后,第一件事即打开内网,浏览审限情况,杜绝超审限情况的发生。
二、对到庭案件进行前期甄别,做到繁简结合。在立案阶段通过对案情的初步分析,将案情简单案件责任到人,专人专办。同时,结合南部法庭乡村特点,利用村街资源,结合村街两委、乡司法所、法庭三方力量深挖案件结症,从根本上做到案结事了。
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审判人员及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每周五下午全庭召开例会,重点讨论、学习、解决审判业务问题,由我庭的院书记官处副主任于丙浩法官拟定学习计划,坚持全庭人人上台讲,针对审判工作中发现的疑难复杂问题或民商案件重点难点内容,每周一题,提出议题同大家讨论学习,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更好的保质保量将提高办案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