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排忧解难为百姓 春风化雨助和谐
--记安次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 杨家朋
分享到:
作者:李茂蕊  发布时间:2016-02-23 16:49:57 打印 字号: | |
  杨家朋,自1983年到安次区人民法院工作以来,多次荣获法院“调解能手”、“办案能手”称号,2011年“杨家朋调解室”挂牌办公,成为安次区法院的品牌。他长期工作在审判一线,有着丰富的调解工作经验, 2015年,他个人审结案件203件,调撤案件102件,调撤率达51.78%。全年经他审结的案件无一发回改判,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一、探索办案方法 提高办案速度

  在法院工作的33年里,杨家朋时刻牢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宗旨,坚持“小法庭,大服务”的工作理念,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2013年任我院民一庭庭长以来,他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对待工作上的每一个环节,使得民一庭收、结案率、调解率逐年上升,判决案件上诉率逐年减少。

  他热爱法官职业,时刻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来要求自己。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针对法庭工作特点,积极探索庭前、庭审时、庭后的调解技巧。为提高办案效率,解决群众的诉累,他在审判实践中不断探索,摸索出了提前阅卷、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因案施策、当天完成裁判文书工作等提高办案速度的方法,总结出要及时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调解工作。当事人在领取传票、被告在领取诉状时,他耐心的和双方当事人沟通,尽最大努力理解双方的诉求,充分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让当事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声。再提出针对案件情况的调解方案仅供当事人参考,从根源上深度化解矛盾。开庭前他将再次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最终以调解的方式做到案结事了。

  二、总结调解技巧 攻克复杂案件

  杨家朋是安次区法院审判一线年龄最大的法官。在调解工作中,他非常注重调解方法的灵活多样,时刻强调要多听,多看,多想,牢固掌握当事人心理,在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时,他巧当“和事佬”,分别告知双方当事人案件的结果大多是因为对方的宽宏大量才给自己创造了条件,以此巧促双方当事人和解。若当事人还是想不通,他及时耐心的释法明理,为了问题的更好解决,他还会详细的告知当事人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于下一步更好的做工作。

  判决能不能写好,首先要做好庭审工作。在开庭或调解时,他始终坚持审判人员要和当事人做好工作,书记员要认真做好开庭笔录、调解笔录,在发出法律文书等工作上速度要快,发完判决当天务必要完成文书上传工作,该做的工作当即做好,以便防止当事人事后反悔。他秉持着严谨、踏实、勤奋、负责的工作态度,始终强调在对待当事人的诉求、辩解方面,要在判决中详细的分析、充分的体现出来。还要善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要时刻秉持着一颗负责任的心来办理每一起案件。

  我院受理的一起离婚案,案情复杂、很难调解。他仔细阅读了卷宗,通过询问当事人,了解到纪某明与纪某玲经人介绍相识,于2001年11月登记结婚,2005年6月生育一女纪某,婚后夫妻感情一般,双方也无共同财产。2009年2月,纪某明与纪某玲及其家人发生争执,纪某明去外面租房居住。11月24日,纪某玲及其家人找到纪某明对其殴打,致纪某明脸部,嘴唇,脑部多处受伤,后纪某明多次将纪某玲诉至安次区法院。

  双方当事人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出资45000元与他人合资购买汽车分配积怨很深,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杨庭长遂采取了以平衡利益关系为主的方法,一次次地约谈双方当事人对其进行宽慰和劝解,反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杨家朋庭长多次耐心、诚心地调解劝说下,双方不仅达成了离婚协议,还就财产纠纷问题达成了一致,且双方均对法院做出的判决表示满意,案件最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因案施策,创新调解方法

  在审判实践、调解纠纷过程中,他善于针对不同的案件,及时创新调解工作方法,积累了“心理缓和法”、“换位思考法”、“矛盾疏导法”等不同调解技巧和方法。他用心调解,真情为民,坚持以和为贵,耐心细致地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案讲法析理,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在办理一起追偿权纠纷的案件时,他了解到孙某是一名司机,驾车行驶至固安时发生了交通事故,导致了人员伤亡后,孙某以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为了获得被害方谅解,孙某与被害方达成了和解。和解完毕后,孙某得知自己赔偿被害人的钱款比法定赔偿的钱款多支付了5万元。孙某决定将该车车主、工作单位及保险公司诉至安次区法院,以行使追偿权。

  本着出于调解优先、案结事了的目的,杨家朋将双方当事人、汽车车主及保险公司负责人一同叫来。通过谈话他了解到,孙某之所以想要行使追偿权,是因为孙某认为自己本不是汽车车主,行至固安发生交通事故也是在履行公务之中,因此多支付的5万元应由车主、工作单位及保险公司支付。然而,若要报保险,需要投保人即车主本人向保险公司投保,车主又因与孙某有矛盾拒不配合,孙某工作的公司还拖欠着孙某的工资,多方当事人均不配合,案件进入了僵持阶段。通过详细了解,认真调查,他找到了问题症结。他对孙某和他工作所在的公司采取“换位思考法”,对孙某与该车车主采用了“矛盾疏导法”,凭着一颗赤诚的心,他多次耐心的做多方的思想工作,同时以案说法,讲明利害关系,最终孙某撤诉,此案圆满解决。
责任编辑:李茂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