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次法院的工作目标与任务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司法公开,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水平,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全面部署,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全体干警要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相关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深入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完善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忠实履行司法职责,肩负起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中的责任。
2、结合实际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总目标,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深化司法公开,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审判执行工作水平。找准职能定位,恪守公正司法,以法治理念推进审执工作。找准基层法院定纷止争的职能定位,发挥前沿阵地作用,从基层民众的需求出发,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3、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到学有计划,学有记录,学有心得,并自觉运用于审判工作的实践中。
二、继续抓好能动司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4、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开展法院工作,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部署上来。主动向党委、人大汇报工作,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主题。
5、继续抓好刑事审判工作,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依法严惩抢劫、盗窃、伤害、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多发性犯罪。坚持从严惩处、从快审理“醉酒驾驶”案件,有效地起到惩处犯罪、教育群众的审判效果。尽量多地适用简易程序,最大限度地提高审判效率,简易程序适用率要达到40%以上。坚持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强化司法关怀,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工作,加强法制宣传,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6、继续做好行政审判工作,坚持行政协调理念,妥善化解官民矛盾,同时继续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及时受理和审查各类非诉行政执行案件。
7、继续抓好民商事审判工作,着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制化水平,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基层群众的需求出发,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弱势群体、化解矛盾纠纷当作自己的固有责任,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审判效率。大胆尝试繁简分流,加大简易程序使用力度,简易程序适用率力争达到90%。进一步加大调解工作力度,真正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帮当事人所难,以一颗真诚、公正的心调处纠纷,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努力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多做工作,为平安廊坊建设献计出力。
8、继续做好执行工作,把司法公平公正和为人民群众的宗旨落实到本职工作当中,在大力清理积案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进一步向农民工、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及涉民生案件倾斜。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想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信息共享,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和执行力度,让失信的人无处可藏;开通快速执行通道,做到高效司法、权威司法,推动执行工作迈上新台阶。
9、加强调解工作,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将调解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突出化解矛盾纠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切爱民情怀,耐心、细心、热心,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办理好每一件案件,以文明热情、公平公正、优质高效的审结案件,力争做到判决无上诉、调解无反悔、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胜败皆服,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三、深化司法改革,努力提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水平。
10、提高程序意识,提高办案效率,全面提高案件审限内结案率,力争使每一起案件均要在审限内结案,坚决杜绝案件超审限问题的发生。
11、改革立案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民生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简化手续,确保当事人的诉权依法及时行使。继续推行人民法庭自主立案工作,方便人民群众参加诉讼。
12、积极探索送达工作新机制,成立专门送达机构,集中人力、车辆,着力解决民商事案件送达难、审理慢、审限长等问题,提高审判效率。
13、加强办案组织体系建设,探索以一名审判员、一名法官助理、一名书记员为一个办案单元的途径。从案件审理到审判流程录入,到纸质、电子档案归档,全面负责,以加快办案速度,提高办案质量,搞好司法公开工作。
14、推行办公系统自动化,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一是院党组带头,率先使用内网发布通知、信息,定期检查督导,促进无纸化办公的早日实现。二是培育理念,以日常工作促良好习惯养成,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看院里有无活动安排,逐步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三是培训到位,以办公自动化、无纸化为载体,以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为目标,对文件通知、信息简报、学习材料的接收、查阅进行常规化培训,对文件的申请、拟办、批办及承办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15、进一步加强一乡一庭建设,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在完成龙河、东沽港、落垡三个人民法庭建设并不断深化工作的基础上,2015年上半年完成调河头、码头、杨税务、北史家务四个乡镇人民法庭的选址和人员选配工作。切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司法服务。
16、改革涉诉信访工作,以中办、国办的《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为指导,认真落实上级法院相关规定精神,逐步推动涉诉信访工作步入法治轨道。
四、全力抓好四大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司法公开水平。
积极推进司法公开工作,全力加强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庭审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立公信,以公信树权威。
17、加强审判流程公开建设,开发完善统一的审判流程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进展情况,增加审判工作透明度,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随时将审判各个环节的信息登录上传,上传及时率、信息准确率均要力争达到100%的要求。同时还要通过法院网站、电话语音系统、电子触摸屏、微博、微信、新闻发布、公众开放日等形式,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法院信息,为公众和当事人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大力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工程,使同步生成的电子档案归档率达到90%以上。
18、加强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建设,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工作,采取统一安排,全程督导、定期通报等方式,确保全院已经生效并符合上网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及时上网,生效裁判文书上网率、正确率都要力争达到100%的要求。提高文书质量,进一步提升法官的司法技能和业务素养。增进公众对裁判文书的理解,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
19、加强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建设。通过公开执行信息,让公众和当事人及时了解人民法院维护胜诉方的权益的实际措施,争取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完善执行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随时查询,了解案件执行进展情况。为各类征信系统提供科学、准确、全面的信息。积极推进执行信息公开平台与社会诚信体系的对接,继续公开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促进法院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20、加强庭审直播平台建设。利用已有的数字法庭设备对依法可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要在互联网上对案件开庭情况进行直播。使“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2015年全院要完成直播庭审160件,扩大司法公开透明度,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司法公信力。在完成庭审直播工作的基础上,同时按照要求确保庭审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做到应录尽录,刑事案件要达到100%,民商案件要力争达到80%以上。
五、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
21、加强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抓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做到领导班子牵头抓、带头学,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树立新观念,学习新内容,力求新效果,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积极开展主题活动,使法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提高。
22、改进工作作风。全院上下要借助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把“司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依托内、外部监督机制,大力整改“四风”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杜绝生、冷、硬、横、推和刁难当事人等现象的发生,在工作实践中落实司法便民、惠民措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筹兼顾。
23、强化专业培训。对全院的审判员、陪审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分层次进行轮回培训,每半年一次。培训内容包括审判案件、司法公开、职业道德、纪律作风等方面。我院特别要加强对法官的专业教育、培训、考核,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分批次地对法官进行专业培训。不但要培养出一批业务骨干,还要培养出专业突出的办案能手、调解能手和执行能手,同时还要增加人才储备,确保法官队伍的专业性。
24、认真抓好廉政监督卡制度的落实。从立案、审理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及时发放廉政监督卡,准确告知当事人如何使用、反馈相关信息并严格记录在卷;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各业务庭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廉政监督卡进行抽查和检查督导,并配合审管办参与到案件质量评查当中进行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对发生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点名批评,限期改正,一定要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五个严禁”规定。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审判执行工作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督。进一步强化问责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营造“廉洁司法、公道办案”、“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司法工作氛围,实现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度的明显提升。赢得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官的信任和支持,赢得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