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里,他审结刑事案件307件,结案率100%,仅2014年就庭审直播101次,案件庭审直播率高达56%,居全市法院刑事案件直播数之首。
他两年中上网公布法律文书201件,占到自结案数的65%;仅2014年审结案件裁判文书上网就有151篇,文书上网率高达83.8%。
他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27岁,阳光帅气,累并快乐地投身在阳光审判中,成为廊坊法院系统践行司法公开的突出代表。 他工作仅三年, 去年被廊坊中院评为廊坊市法院系统庭审直播先进个人,今年1月份被廊坊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月份被安次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他,就是廊坊市安次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助理审判员张建华。
他深信: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能够晒出公正
2012年9月,张建华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这一时期,正赶上全国、全省司法公开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庭审直播,要面对的是全国每一个公民,任何纰漏都会公之于世,这样可以倒逼法官注意形象、提升素质,在挑战中提升庭审驾驭能力和综合素质,最为主要的是还能扩大法庭的庭审效果,使更多的受众从中感受到司法的力量。”想到这些,他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更是公正的要求,自己作为年轻一代法官理应站立潮头,当仁不让。
他主动协调、精选典型案件,按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准则,积极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保证每一个庭审细节都合乎法律规范。渐渐地,他从敲下法槌后的“不知说啥”到“有板有眼”、“指挥若定”。
2014年1月至10月,廊坊市两级法院刑事案件庭审直播179件,其中张建华审理的占了101件之多,在全市遥遥领先,在全省名列前茅。通过庭审直播活动扩大了司法公开的受众范围,使得庭审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他认为: 用心办案,才能让当事人感受更多阳光
这两年,需要审理的刑事案件比较多,面对案多法官少的现实,张建华主动担当,高质量地完成。他每周都要开上五六个庭,3月份竟开了34个庭。开完庭后,一周内还要把判决写出来,工作量可想而知。他基本上都是白天开一天的庭,晚上写一晚的判决,有时候周末还要加班加点写判决。在单位住单身宿舍,成了他工作的最大便利。他说,晚上的时间比较安静,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案情,准确认定事实,减少判决书的出错率。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聪明好学的他也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案件到手后,第一时间阅卷确定适用程序。对于简易程序案件送达三天后马上安排开庭,开完庭后马上出判决,很多时候都是当天开庭,当天下判。对于普通程序案件,在阅卷时提前作好记录,开庭时认真归纳争议点,开完庭后合议庭及时评议,达成一致意见后立即出判决。
两年的时间里,他已成为刑事审判庭的骨干。他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07件,审结307件,结案率100%。一人收结案数达到了全庭总数的一半以上,无一件超审限,发回改判率不足10%。简易案件保证20天以内结案,普通案件在一个月以内结案,未发生一起案件当事人上访、闹访事件。
与此同时,张建华还负责全庭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自2012年以来,他共整理、校对上网文书400余件,除依法不能上网的之外,已有307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诉讼无忧网上公布,其自己审结的案件公布201件,占到了结案数的65%。
他坚持: 练好内功,阳光审判才会更有底气
阳光审判需要法官具备很高的自身素质。张建华自2010年入党以来,无时无刻不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努力做到政治素质过硬。他不仅担任过学生干部,还积极参加农村与法制研究会、到甘肃农村支教、做奥运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让自己内心充满阳光和正能量。同时,他不忘法律的学习和研究,虽然在大学期间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他仍每年坚持听司法考试录音讲座,每年坚持试做考试真题,借以自励自新。刑事审判工作中,他更加注重与时俱进,多次参加全国法院和全省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张建华自豪地说:“司法公开、庭审直播、文书上网、法言法语,对我来说,这些现在已成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