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27岁“阳光”基层法官 两年庭审直播案件141次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11-14 11:33:37 打印 字号: | |
  今年27岁的张建华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这个邢台小伙儿用实际行动落实司法公开,成为廊坊法院系统践行司法公开的突出代表。近两年,张建华审结刑事案件307件,结案率100%,庭审直播141次,占办结总数的45.3%,仅今年就庭审直播101次,案件庭审直播率高达55%,是我市刑事案件直播数最多的法官。

  由于表现突出,2013年7月,张建华荣获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直播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1月,他又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几乎每周都要开五六个庭

  2011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建华来到安次区法院工作,“刚参加工作,以前又没来过廊坊,当时身边的同事给了我很多帮助。”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张建华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

  2012年9月16日,张建华被安次区法院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两年的时间里,他很快成为刑事审判庭的骨干。期间,他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307件,审结307件,结案率100%。一人收结案数达到了全庭总数的50%以上,无一件超审限,发回改判率不足1%。简易案件保证20天以内结案,普通案件在1个月以内结案,未发生一起案件当事人上访、闹访现象。

  两年来,张建华几乎每周都要开五六个庭。今年三月,共开了三十四个庭。由于案件比较多,他基本上都是白天开完庭后,晚上加班写判决,有时周末也不能休息。“晚上的时间比较安静,可以静下心来认真阅卷,仔细分析案情,准确认定事实,减少判决书的出错率。”张建华说。

两年开展庭审直播工作141次

  张建华成为助理审判员后,正值我市司法公开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各基层法院加快推进庭审直播工作。

  “刚开始让我庭审直播时,我比较犹豫,当时案件本身工作量已经很大,如果再加上一些公开环节,压力会更大。”但是,张建华转念一想,庭审直播可以倒逼法官注意形象、提升本质,在挑战中提升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和综合素质,最主要的是能扩大法庭的庭审效果,使更多受众从中感受到司法的力量。

  想通了这些,张建华立即投身到了司法公开建设之中,这一干就是两年。两年的时间里,张建华共开展庭审直播工作141次,占到其办理案件总数的45.3%,是我市刑事案件直播数最多的法官。

  此外,张建华还负责全庭的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自2012年以来,他共整理、校对上网文书400余件,除依法不能上网的之外,已有307件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和诉讼无忧网上公布,他自己审结的案件公布201件,占到了结案数的65%。“裁判文书上网,既方便了群众检索,普及了法律知识,也使人民群众的司法监督权落到了实处。同时通过文书上网也提高了法官裁判文书的写作水平,促进了司法活动的公开公正。”张建华说。

庭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惩教结合

  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张建华的心愿。作为安次法院少年审判庭的一员,张建华两年来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16件。

庭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张建华寓教于审,开庭审理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庭审过程惩教结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于犯罪情节较轻的被告人免于刑事处罚,或者判处缓刑实行社区矫正,避免因关押造成交叉感染。

  此外,对未成年人建立追踪机制,并与其所在学校沟通联系,使十余名未成年被告人重返校园,接受教育。与此同时,对于那些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案件,如针对未成年人进行的猥亵、抢劫、强奸等案件,坚决依法予以严惩,依法进行公开,充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种理念的实施,在审理过程及公开宣判中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起到依法公开的作用。

努力做最“阳光”的基层人民法官

  “阳光司法需要法官具备很高的自身素质。没有良好的法官素质,阳光司法无从谈起。”作为一名基层刑事法官,张建华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升审判专业素质。

  张建华工作中不忘学习法学专业知识,虽然他在大学期间就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仍每年坚持听司法考试录音、做司法考试试题。在刑庭工作期间,他更加注重对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的学习,多次参加全国法院和全省法院组织的业务培训活动,提高了专业素质,用专业的水准成为立身之本。

  张建华常说,自己手中的审判权是人民赋予的,要对人民负责,否则就要接受人民的审判。他始终坚持克己自律、自省自警,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官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努力做最“阳光”的基层人民法官。

                           来源:廊坊都市报
责任编辑:安次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