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安次法院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运行机制着力生产出高质量“产品”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1-11-01 15:51:20 打印 字号: | |
  今年以来,安次法院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狠抓审判管理,努力创新举措,在审判管理运行机制上做了行之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是强化领导,确保制度落实。为了杜绝各相关管理部门推诿、扯皮,避免各考核对象消极应付,该院在制定保障体系运行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赋予审判管理办公室一定的协调、督导权、通报权和处罚权。一般问题办公室负责协调、重大问题由办公室主任协调,从而确保了政令畅通,制度有效落实。二是成立相应组织,层层分解责任。各庭成立审判质量管理考评小组,庭长任组长,法官和书记员为成员,指定一名书记员为统计员。对于需要由庭进行统计、登记上报的各类报表、台帐等相关情况,及时上报;不能及时上报的,由办公室对庭进行督导,庭长是制度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三是建立台帐,实行源头管理。各业务庭建立统一的审判质量管理台帐,由统计员负责统计,庭长负责审核把关,对报送的每个数据,都要由庭长审核签字后才能上报。四是双管齐下,科学收集统计数据。为了使各项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反映出各庭和全体法官、执行员、书记员的工作情况,在统计数据责任分配上,该院坚持双管齐下,所需各项统计数据都从两个渠道上报,即综合管理部门和各考核对象分别上报。该院规定立案庭、审监庭、审判管理办公室、监察室、信访投诉处等部门负责基本的数据统计。对于各庭提供的数据,审管办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后,才能作为考核依据使用。同时,对于在落实制度中存在的推诿、拖拉、敷衍了事的部门,一律通报批评,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与奖惩紧密挂钩,奖优罚劣。五是月通报、季点评。裁判文书实行月通报制度,随时矫正问题,保证裁判文书质量,并及时上网公开。庭审观摩实现日常化,要求每一个审判员每年必须接受庭审观摩,任期不满3年的法官开观摩庭要达到2次以上,观摩人员对庭审实行逐一评析,实现法官驾驭庭审能力的稳步提高。今年以来,该院共组织庭审观摩62次,评查案卷588件,裁判文书1012份。开展评选最佳和最差裁判文书活动,每月分别评出2份,年终总评,对评选2份以上最差裁判文书的法官进行通报批评,并进行诫勉谈话,待岗培训。每月开展一次案件质量评查,下发各类审判质量管理通报36期;每季度开展一次审判管理综合点评,对各业务庭上报数据的准确与否,及时与否,庭审和裁判文书规范情况等进行点评,推广优秀经验,确保审判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实现真正效果。今年以来,全院结案率明显提高(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案件发回重审率、改判率(同比下降60%)、信访率(下降50%)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安次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