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件时讯
一次难忘的考验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0-03-18 09:19:40 打印 字号: | |

    去年4月初,乍暖还寒。这一天,6、7级的大风呼呼刮着,我仍在进行对某公司的室内清点工作。可室外工作尤其是没有楼梯的八楼怎么办?但八楼楼顶的防水必须勘测清点。这时,原被告的清点员、录像师都犯难了。面对这种情况,我第一个架起木梯子勇敢的爬了上去,拉着大伙逐个上,我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所有人,确保了整个清点工作的顺利完成;5月1日撤厂之际,突然一批“混混”闯入工地,扬言北京第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三建)的某某欠了他们的钱,要抢走刚清点完毕的木料。这时,我毫无畏惧,义正词严的制止了这次哄抢事件;还有更为难的,就在现场物资清运中,几十名周边村的老百姓横在了马路中央。经核实,是北京三建拖欠了人工费,老百姓不明真相,以为北京三建要跑,就不依不饶。这早已经超出了我作为一名法官处理本案的职责范围。为了撤厂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了保护百姓的利益和社会稳定,我立即奔赴北京三建,第一时间内把百姓的工资全部兑现,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称赞,也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信任。

    案情是这样的。2007年初,北京三建承建某公司A07、A08四栋宿舍楼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突遇价格风波,造成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各种摩擦不断升级,几经谈判未果。北京三建曾几次发生了农民工集体上访闹事,最后干脆罢工抗议,而某公司更对工期延误影响进住使用也表示强烈不满。因某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对带动廊坊市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市区两级政府多次出面组织协调,终因积怨太深,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工程一度搁浅下来,两年未果。2009年4月,某公司一纸诉状将北京三建告上法庭,涉诉标的高达5000万。北京三建也立即反诉某公司拖欠1900万。案情敏感重大,牵动了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化解双方矛盾摆在了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人民法院的面前。面对这件错综复杂的纠纷,安次区法院深感责任重大,院领导迅速部署。作为主办法官,我提前介入,十余次到北京三建、龙河高新技术产业区工委走访调查,主动与某公司法务部取得联系,全面细致地了解该纠纷的发生和几次调解未果的原因,又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阅读了大量与纠纷有关的法律解释和案例,为找准纠纷原因、依法分清责任打下了基础。然而,案子远比想象的复杂。两年多停工的“半截子”楼,早已破败不堪。为了保证案件公开透明,我采取了同步录音录像;为了保留完整原始证据,我组织双方对4万多平方米、2000多个房间的工程量逐一核对;为了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我始终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为了保证公正处理,我始终恪守“无欲则刚”,随时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并敢于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和诱惑。

    撤厂工作顺利完成。然而两个多月后,某公司的重新发包又陷入了困境。为解某公司的燃眉之急,8月份,我再次奔赴北京三建,多次和北京三建领导沟通协调。我的真诚和对工作的执着深深打动了双方当事人,他们再一次坐到了温馨调解室内,重新解决问题。最终,某公司与北京三建正式签署“复工协议”,双方负责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双方当事人面带笑容向我说:“我们双方能有今天的握手言和,最该感谢的是法院啊。”

    我用自己的勇敢和执着经受住了这次考验,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赢得了双方当事人的满意。

责任编辑:安次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