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次法院坚持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抓一流服务为目标,狠抓队伍建设。尤其是去年以来,随着投资近千万元的审判大楼改扩建工程的竣工,我院基层基础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加强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硬实力显著提升。全院干警在院党组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空前高涨,审判工作呈现出调解率高、一审服判率高、自动履行率高、群众满意率高,判决率低、上诉率低、强制执行率低、信访申诉率低的“四高四低”的可喜局面,为辖区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以思想政治建设促法官素质提升
我院将思想政治建设置于队伍建设的首位,院党组从自身做起,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以及年度学习安排计划,不断加强领导干部政治理论修养。工作中,以政治坚定、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通过形势教育、禁令教育、警示教育、定期家访、谈心、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查找队伍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全院干警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公正执法、司法为民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关于队伍建设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严肃审判纪律的规定》、《中层干部引咎辞职的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确保队伍建设有章可循,规范化管理。工作中,厉行政治建警,坚持以“三个至上”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加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确保人民法院工作的正确方向。厉行业务强警,通过业务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全面提升干警业务素质。2008年以来,我院三次聘请有关专家为全体干警授课,先后派出20余名业务骨干到法官学院等院校学习培训。厉行廉政束警,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禁令教育、警示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整顿,力争实现“三个不出问题”:即确保班子不出问题,队伍不出问题,案子不出问题。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我院队伍焕发出勃勃生机,干警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尽力保和谐已蔚然成风。
以数字化建设促现代管理
今年,在办公条件等硬实力实现显著提升的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加强数字信息化管理,实现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的软实力建设。我院投资110万元建设局域网络系统和两个数字化审判庭,位于全市领先水平。数字审判庭,利用先进的网络、数据库、音视频技术和智能控制手段,将庭审活动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将法官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形成影音档案,加入电子卷宗,构建起一个多元监督机制,数字化审判庭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审判的公开、公正和规范。目前,我院刑事案件开庭已经实现100%同步录音录像。同时,通过审判庭的监控设备,院党组可以随时通过视频点播等方式观看法庭的审理情况,也可以随机调取以前的庭审录像,加强了对庭审活动的监控,以便及时准确掌握实际情况,促进法官自觉规范庭审活动。此外,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证据展示,大大提高了庭审的效率;也为庭审笔录的准确性提供校对基准。庭审过程再现和电子档案的应用,对我院审判监督、案例参考、法官考核、案例学习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审判的透明度,有效的监督手段使我院审判质量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我院各项审判指标在全市法院系统名列前茅。我院全部计算机连接了局域网,实现了行政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使以前繁重、繁琐的通知、发文等行政管理事务变得快捷、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安全管理工作,我院安装了安防监控系统,重点加强了大楼内部、楼道、个别重点部位的监控。大大提高了我院安全保卫的能力和水平。此外,我院利用内部局域网这一平台,全面启动数字信息化立案系统,实现了立案、分案、审限跟踪、审限预警、案件督办等审判流程管理网络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效率,进一步规范了审判流程管理。
以岗位练兵促审判质量管理
法官的素质决定着司法为民的水平,为进一步提升法官整体素质、增强履职能力和服务本领、促进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我院采取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分头负责、整体推进的方式,扎实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学习,夯实理论素质根基。以政治、法学理论、本职岗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为重点,各中层单位根据自身岗位特点,制定了学习计划及业务岗位练兵科目。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培训与考试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夯实理论素质根基。开展裁判文书评比活动。全体业务岗位审判人员人人参评,对今年以来的所有生效裁判文书进行评比。评查小组制定严格的评查标准,根据评分情况评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裁判文书。以此提高全院裁判文书的整体水平。开展庭审观摩活动。由党组成员带头,刑事、民事、行政岗位在岗的24名审判人员人人开观摩庭,采取邀请人大代表观摩庭审、其他审判人员听审议审和庭审观摩评查小组现场旁听打分的方式,排出最后名次,选出优秀庭审,以提高法官驾驭庭审能力,促进庭审质量的提升。
通过岗位大练兵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审判质量“生命线”意识。我院在原有百分考核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审判质量效率评估管理体系。院审判质量管理办公室每月对全院审结的案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全面评查,评查从审判公正、审判效率和审判效果三大方面,结案率、审限、上诉率、上访率等25个细化指标进行评查、汇总。每月总结,年终汇总,并制作工作绩效一览表,每名干警、每个中层单位的工作质量、效率和效果一目了然。对存在的问题在全院大会上公开进行点评,对案件质量较好和较差的庭室公开点名,具体点评到人,不留客气、不讲情面,以此切实推动审判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审判质效动态监控。
以调解工作促和谐社会
在深化发展“廊坊经验”,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大背景下,我院提升调解理念,创新调解机制,结合女法官具备创造温馨和谐、更适合做好调解工作的先决条件和我院有一支优秀的女法官队伍的现状,2007年4月抽调四名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女法官成立了我市第一家“女子调解庭。”女子调解庭的设计理念一改过去审判庭国徽高挂、法桌法椅、审判席当事人席壁垒分明的做法,用优美时尚的装饰画、椭圆的长桌、舒适的沙发代替国徽、法桌和法椅,配以插花、特色摆设,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有针对性的设有三个特色调解室,处处彰显人文关怀。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以“家”的温馨和谐为主基调,装饰有色调柔和、主题为“家”的油画,桌上一对老夫妻怡然自得、乐享天年的摆设更突出了夫妻和睦、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和谐之美,使当事人感受到“家”的温馨,“家”的可贵,珍惜家庭、敬老爱幼;合同纠纷调解室,悬挂着主题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木刻艺术字,桌上摆放着精心挑选的以握手为主题的摆设,寓意“诚信、合作、共赢”;其他民事纠纷调解室悬挂以“和”字为主要内容的装饰画,加之隽丽的插花给人以“和为贵”的启迪,体现了社会和谐之美。
女子调解庭自成立来,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和社会职能,通过法官调解、协助调解、委托调解和诉外调解等方式审结各类案件700余件,调解率达到98%以上,自动履行率达到100%,实现了无上诉、无申诉、无上访的良性循环,同时实现了与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的有效对接。我院坚持以女子调解庭为龙头,积极尝试人文调解模式,民商审判工作在人文调解模式的框架下,推出了按类特征调解法。采用了亲情召唤法、气氛感染法、诚信呼唤法、利益平衡法等多种方法,全院民商案件的调解率达到80%以上,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进一步丰富人文调解模式内涵,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08年7月,我院成立了“夕阳红”社区纠纷志愿调解队,充分利用夕阳红文艺宣传队1080人的平台,负责调解社区纠纷,将调解向社区延伸。目前,我院对调解队员进行了8次业务培训,社区纠纷志愿调解队组建以来,在我院的业务指导下,已调解解决各类社区纠纷近百件,通过调解有效化解信访隐患7起,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我院的调解工作受到了省市区委、上级法院主要领导同志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王其江同志亲自视察女子调解庭,市委书记赵世洪同志视察女子调解庭后说:“调解庭理念很新、工作很细、效果很好。”人民法院报、河北法制报、廊坊日报等报刊登载了女子调解庭的事迹。全国二十余批高、中、基层法院的同志来参观学习。女子调解庭被省高院荣记集体二等功,被省妇联评为全省“三八”红旗集体。我院成立“夕阳红”社区纠纷志愿调解队的成功经验在中政委召开的第二次交办案件经验交流会上被作为深化和发展“廊坊经验”的一项亮点工作进行介绍。
以文化建设促队伍科学发展
我院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用和谐文化培育和谐奋进的团队精神,全面实施我院《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努力提升法院文化软实力,提升司法文明水平。每年元宵节前夕组织警属联欢会,全院干警及家属欢聚一堂,共话法院的发展。开展读书活动,每季度读一本好书,如《细节决定成败》、《做事讲规则》等,并于每季度末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注重加强司法礼仪建设,树立法官良好形象。此外,我院在办公楼改扩建工程过程中,注重融入文化内涵。在院内正中,摆放刻有“执法如山”的泰山石,昭示我们对“国泰民安”的不懈追求。在审判大楼正厅墙上镌刻“??”字,以及《说文解字》的释义,时刻提醒干警牢记“法”的真谛。在楼道悬挂宣传画,使干警能够随时受启发、受教育。精心装修设计了“法官之家”,设置了计算机,购置了涉及各个方面的书籍,提高干警的综合素养。我们还将“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确定为院训,倡导现代司法的精神,引导干警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层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公正廉洁、文明健康的法官队伍。